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海盐县“1+X”技术转移工作站撬动产学研合作新支点

2017-01-11 14:07:46已围观次来源:浙江省科技厅 作者:海盐县科技局编辑:夏雪

  为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海盐县产业转型升级,海盐县与上海、杭州等地多所高校和科研院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引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来海盐县转化,在全市首创设立“1+X”技术转移工作站,将工作站作为校企技术交流、县域柔性引才的重要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撬动产学研合作新支点。

  一、打破传统助推产学研合作能落地。针对传统产学研合作往往局限于少数企业通过人脉等关系与高校老师建立合作关系,时间不够稳定、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探索设立“1+X”技术转移工作站,“1”即县科技局,“X”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型高科技企业。由学校在海盐设立联络点,县科技局通过镇(街道)科技助理网络这一渠道收集企业问题信息,反馈给学校统一安排给有关专家进行对接,学校不定期派出专家对企业进行走访,追踪项目进度,考察生产一线,帮助解决难题。2016年新增“1+X”技术转移工作站2家,分别是浙江工业大学海盐“1+X”技术转移工作站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海盐“1+X”技术转移工作站。截止目前,海盐县已经与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1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工作站,通过工作站“牵线项目”达到75多项,已有43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转化,占全县所有产学研项目转化项目的比重为40.1%。通过工作站转化比例逐年上升。

  二、借智高校助推产学研合作出成果。由县科技局等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各类科技人才活动。1月15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技术转移工作站年度研讨会在海盐召开,太仓、武义、江山等技术转移工作站来盐参加。3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胡俊博士来盐对接,就部分科技成果进行座谈。7月上海引用技术大学来盐专场对接活动,并且与海盐县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9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来盐召开半年度工作会议、浙江理工大学来盐对接友邦、盛迪等多家企业。10月浙江工业大学来盐对接研究院情况。2016年全县共开展科技对接活动20次,产学研合作签约项目40项,累计合同金额5238万元。同时,以活动促合作,借力高校资源引导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传授目前行业领域最新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要求,引荐学校能力过硬的学生来企业实习和就业。企业创新魏然成风,科技人才红利不断显现。2016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海盐“1+X”技术转移工作站科技大使王利军教授申报的“磷化渣综合处置新工艺及生产线项目”获得“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创业类B类领军人才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海盐“1+X”技术转移工作站教授与海盐新跃电器有限公司共同申请的科技进步奖获得嘉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家企业研究院成功列入浙江省省级企业研究院公示名单,分别为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的浙江友邦集成吊顶智能家居研究院、浙江海利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浙江海利普智能变频技术研究院、浙江欣兴工具有限公司的浙江欣兴精密工具研究院。立项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7家,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省级研发中心29家,市级研发中心73家。专利申请量稳步增加。

  三、优化服务助推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出台《海盐县科技强企若干政策意见》盐政办发〔2016〕70号,明确规定对产学研合作中,引进的技术转移工作站每年给予5-10万元补助;对以合作研发、委托研发或引进购买技术方式实施的产学研项目,按外协经费20%资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已对33个已完成成果转化的项目进行补助,补助金额达261.76万元。另外,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工作站建设,对考核合格的院校给予5-10万元的工作经费支持,保证其在盐正常工作所需,如项目合作成果效益好,还额外予以奖励,激发内在积极性。2016年根据《海盐县科技局科技合作既“1+X”技术转移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盐科〔2013〕35号)的规定,对2015年各技术转移工作站的工作业绩进行年度考核奖励,并对优秀科技大使进行表彰。5家工作站优秀、1家良好、2家合格,共奖励35万元,并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王利军科技大使进行优秀表彰1万元。每年定期召开工作站建设和运转工作推进会,10家高校联络员相互交流工作进展情况和各自成效,探讨站点运行好的做法和遇到的问题,取长补短,提高服务企业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