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中胜恒基谈管理:企业员工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规范化习惯如何养成?

2019-07-30 08:51:13已围观次来源:互联网编辑:安然

  企业运作的最高效率就是自动化运作,企业管理的最高水平就是“无管理”。管理是有成本的,但现实生活中企业又很难消灭管理,只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那么如何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培养企业员工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规范化习惯的养成。

  企业运作的最高效率就是自动化运作

  企业员工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规范化习惯的养成是工作训练的过程。在我看来,它至少需要解决以下四个层面的问题:

  如何求得真知?

  第一,“知”的层面。“知”包含三层意思:有知识,有观念;有行动的意识和能力;有自己清晰的标准。一般是通过培训学习来让员工观念上改变,掌握相应的知识。一个人观念上不认同的东西,行为上也很难做到。很多人自以为“知”,实际上可能是“无知”或“一知半解”。别人一说,自己一听就明白;自己一看书就晓得,这种情况往往是幻觉和假象。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里面都会有很大的差别。只有形成自己的观念,具备行动的能力,拥有清晰的标准才算“真知”。

  第二,“行”的层面。“行”包含三方面的含义:有标准化的动作;马上行动;持续性的改善。员工的专业精神体现在动作标准、行为规范和精益求精。我们不要把“知”和“行”相分离,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创立的“心学”的精髓。“知”和“行”不是两张皮,“想”和“做”也不能相脱节。企业里职业素养好、专业水平高的员工的执行力都非常强,反应迅速,有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

  专业就如鸟练习飞翔般精进

  第三,“习”的层面。《说文解字》中“习,数飞也,从羽从白。”繁体字“习”字为“習”。甲骨文中的“习”字上面为“习”下面为“日”,原意为“鸟在阳光下练习飞翔”。企业员工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规范化习惯的养成一定是一个如鸟每天拍打翅膀飞翔般反复练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精进。只有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才会更加准确、全面、深入。工作经验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反复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第四,“惯”的层面。《说文解字》中“从心、从贯”。“贯”是以前穿铜钱的绳子,“心”和“贯”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在内心里相同的要求多的可以穿成一串。这就要求最终一定要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企业员工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规范化习惯的养成最终体现在要有系统性的专业知识,绝不是“半瓶子水”的状态。企业里很多员工都具备某项技能,但是系统性和专业性可能会有巨大差别,尽管有时这些差别可能是细微的。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魔鬼藏在细节里”,专业上的细节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水平。专业上看似只差一点点,实际上可能差距甚远。

  在现实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企业员工知道的不一定做到,做到的不一定做好,做好的不一定做到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可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会扫地,但是在实际的扫地过程中,涉及到工具、标准动作、方法,工作流程等,这就体现出专业的差别了。并且同样在扫地,用的是三分力还是八分力还是十二分力也有很大的差别。这次能够用心扫好地,下次可以吗?能够坚持一月或一年吗?能够成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专业习惯吗?能够在每一次扫地过程中不断地想方设法做些创新提高效率吗?能够一次比一比扫得更好吗?等等。这些才是职业素养、专业习惯和规范化习惯的精髓所在。

  中日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的差别就在这里产生,例如企业里规定员工每天要从左到右地抹五遍桌子,日本所有的员工都会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下去。中国员工很多就会耍小聪明,今天从左到右抹五遍,明天可能从上到下抹三遍,后天看着没啥灰尘只抹一遍或不抹了。长此以往,养成的是不严谨负责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会贯穿到工作的自始至终和方方面面。

  对于企业而言,其复杂性在于不是一个人做到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就可以了,而是要尽可能每个员工都训练有素。由此可见,企业管理的难度相当之大,这注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训练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员工的专业程度的差别就在此拉开了。企业要不断通过培训等管理方式培养起员工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规范化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