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近20天累计生产口罩5.7亿只 国产口罩企业有望弯道超车

2020-02-26 09:45:58已围观次来源:广州日报编辑:野子

  广东、江苏、江西等多个省份的复工率已经超过70%,而随着各地的口罩及辅料生产企业陆续复工,广汽集团、富士康、比亚迪等跨界加入口罩生产大军之后,2月底我国口罩产能有望扩大至1.2亿只/日,正填补短期口罩供应的部分缺口。

  一方面,在需求与扩能并行的当前,原材料、配件、口罩机仍出现短缺并制约着口罩生产与时间“赛跑”的效率,有的企业正另辟蹊径研发纳米纤维膜替代熔喷布,解决材料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行业观察人士则提出口罩扩能在疫情过后是否出现产能过剩的担忧。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政府将进行收储。只要符合标准,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组织生产。”

  与此同时,多国出现疫情对口罩的需要亦打消了部分生产企业的担忧,甚至表示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正在密切关注并考虑未来的出口机会。时下,一场供销与倒逼企业潜能激发的博弈正在上演,未来的市场被业界视为优质口罩的“舞台”。

  抗“疫”一线消耗量大 生活复工复产需求持续

  2月18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对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当前最急需的物资中,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赫然在列。同时,随着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口罩的需求量剧增。

  到底当前口罩扩能达到什么水平呢?记者调查发现,从药监部门的数据看,截至2月20日,全国共有医用口罩生产企业391家,其中,56家为疫情发生以来应急批准的。这组数据的背后预示着什么呢?业界人士透露, 当前总体产能正在飞速填补了短期内口罩供应的部分缺口。

  按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2日,我国口罩的日产量已经达到5477万只,比2月1日增长2.8倍,近20天以来累计生产口罩5.7亿只,当前医用防护口罩日产量达到了84.4万个,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达110%。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是全球口罩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年产口罩50多亿只,占全球的一半,产值约为102亿元。

  不仅如此,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介绍,截至2月20日,全国通过各种贸易方式,共进口了口罩13.7亿只。国际医疗产品供应从另一个侧面弥补了国内短期生产供应的不足。

  不过,随着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疫情发展,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进口口罩或难以持续,解决我国自身市场需求仍需依赖国内企业的扩能,口罩供求矛盾在短期内仍将存在。

  扩产能背后 供销与潜能博弈正在上演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部门一直在协调帮助工厂尽快复工扩产,目前口罩厂已经基本复工,不过,当前在扩能中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现在有两家买主大概是50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的订单还没能按期交付。”佛山一家医疗物资配送企业的负责人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显得有些焦虑。他说,这批货到目前为止仅交付几十万只,困难在于生产口罩最核心的过滤层熔喷布紧缺。“当前熔喷布的需求量是近200吨/月。”据悉,目前熔喷布供应商的报价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与王先生有着不同遭遇的黄先生则是因为缺乏耳带而未能完成当前的口罩订单。作为一家长期生产医用口罩企业的负责人,黄先生坦言,因为东莞的耳带配件企业供不上货,当前的配料库存仅能支持日产量1.5万只。此外,订购的口罩机未到位、现有的生产线满负荷工作时常出现故障,亦是企业扩能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正制约着企业与时间“赛跑”的效率。

  此时此刻,口罩生产企业正另辟蹊径,开始研发纳米纤维膜,该材料可以替代熔喷布作为口罩滤材,并可以解决口罩多次使用的难题,此项创新若能成功批量生产,将有力缓解原材料供应压力。

  分析机构赛迪顾问预测,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开展,如按每人每天一只口罩计算至少需要每天5.3亿只口罩,仅二产和医疗工作人员以及交通运输业方面的复工,每天需要3.3亿只。时下,一场供销与潜能的博弈正在上演。

  关注1. 疫情过后产能会过剩吗?

  口罩扩能还在持续,广汽集团、比亚迪、爹地宝贝、富士康等企业表示,至2月底日产量将大大提升。按照赛迪顾问公布的数据,我国口罩行业产值由2015年的63.2亿元提升到了2019年的102.4亿元。艾媒咨询的分析师提出,临时增设的中低端口罩生产流水线将面临闲置或处置的风险。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近日表示:“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政府将收储。只要符合标准,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生产。”

  经历过“非典”时期生产口罩的广州市番禺万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黄太保说,作为专业生产医用口罩生产的企业来说并不会担心会不会产能过剩,他坚信,“科班”出身的他们在未来的市场中更有竞争力,特别是渠道优势。

  关注2.国际疫情扩散,未来的产能是否转战出口?

  “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等国家的疫情还在发展,我开始关注国际市场需求。”从事医疗物资进出口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口罩的国际市场需求正在吸引着配送企业的眼球,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将开展出口事项。

  艾媒咨询指出,在扩能的同时,口罩生产企业要考虑如何提高口罩品质、品牌价值以增加口罩产品的附加值和出口海外的竞争力,这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关注3.疫情倒逼企业发挥“弯道超车”潜力

  “现在中国不仅缺口罩,还缺乏品牌。”行业观察人士发出这样的感叹。在国内口罩销量前十名的品牌中,国外品牌占据六成,国内仅绿盾、稳健医疗、阳普、朝美上榜。记者翻阅3M和霍尼韦尔两大品牌的财报获悉,他们都是百年基业、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工业巨头。一位行业观察人士更是感叹,3M口罩在中国赚得钵满盆满,但其实际增益对3M只是九牛一毛。国内的口罩生产企业是否能经此一“疫”而“弯道超车”,业界普遍认为,口罩本身的“技术壁垒攻坚”并不难,难的是大公司愿意“下场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