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影票网站迎来收割潮 但并非全网盛宴

2016-08-01 07:49:36已围观次来源:北京商报编辑:夏雪

  


  时光网

  烧钱非被密集收割主因

  手握时光网20%股权的万达院线(以下简称“万达”)在上周以公告形式宣布,拟斥资2.8亿美元收购时光网剩余的80%股权,按照万达的计划,拿下时光网后,后者品牌将被保留,原时光网管理团队继续留任。这并不是传统的电影玩家对互联网派系的第一次大手笔收购,今年5月光线为换取猫眼57.4%的股权,付出了23.83亿元现金和价值23.99亿元的光线股票。

  在这两项交易发生之前,所谓的在线票务网站已经发生剧变,这甚至让第三方数据机构难以为行业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之前猫眼、格瓦拉等网站都被定义为在线票务网站,包括现在很多研究报告也还在沿用这样的叫法,其实这些网站的业务和野心已经不是简单的票务交易,准确来说可以把这些网站定义为电影O2O或者互联网+电影娱乐企业”。

  根据易观智库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电影在线票务市场,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收入144.96亿元,环比与同比分别上涨31.1%和51.3%,期内在线选座以69.08%的占比成为中国电影出票最大渠道,传统线上团购与线下售票等渠道仅分别占比11.23%和19.69%。从竞争格局维度来看,猫眼、微票儿、百度糯米和淘票票仍然坚挺在行业前四位,市场份额分别为22.57%、17.95%、15.55%和11.4%,被万达拿下的时光网排名第七,占比4.88%。

  行业第一和第七名被收购,看似没什么关联和共性,但在线票务在持续烧钱的背后,业界对行业盈利能力的质疑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根据公开信息,猫眼在去年和今年1-3月分别实现净利润2.38万元和8.08万元。时光网在去年末净利润为-3405.1万元,今年1-6月净利润为-683.1万元,而这是在线票务网站现状的缩影。

  “在线票务网站缺钱是事实,需要资金补充是被收购的原因之一,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易观智库分析师黄国锋这样认为,“目前整个行业已经完成了从在线票务向综合性电影公司”的转变,以猫眼为例,市场份额相对固定,它更在乎的是用户沉淀,它们想要的是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向上走更符合互联网轻模式的逻辑,这促成了双方的资本合作。”

  BAT外电影玩家卖身难

  反观时光网,被万达吸纳也并非仅因为幸运。万达表示,本次收购将打通双方线上线下资源,完善公司电影生态服务圈,隐藏在官方表态下的,是时光网在娱乐资源和衍生品方面的积累。据了解,时光网拥有仅次于IMDB、全球第二大电影数据库及全球影视娱乐资源,与国内外片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衍生品开发方面,时光网近年来已获得迪士尼、漫威、DC、环球等多家品牌的正版衍生品授权,有着丰富的衍生品开发设计与线上销售经验。

  然而不幸的是,非BAT系互联网电影企业被传统电影势力收购的可能性并不大。黄国锋对北京商报记者直言,“类似的收购案不会成为趋势,现在是买方市场而不是卖方市场,除了BAT派系和猫眼,剩下的在线票务网站一般都没有完成从票务向综合类电影公司的转变,在C端市场被BAT沉重挤压,并且在其他差异化领域的竞争力也不大”。

  另一个让BAT外电影玩家消极的案例是网票网委身光线。国内首批在线票务网站网票网于去年下半年被光线控股,后者以1.3亿元获得网票网68.55%的股份。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光线又高调揽猫眼入怀,这起交易案在业界引发的关注度远超当年与网票网的交易。“显然,网票网没有能力承担光线的资源。”黄国锋如是说,“这样的收购就显得很尴尬,对自身的意义和行业的指导价值都不大。”

  不过他同时认为,电影市场不可能被大型企业完全垄断,目前势弱的在线票务网站可以跟一些小的制片方合作,如果双方在用户定位、营销模式等方面契合,也算是小而美的一条路径。

  独立在线票务转型承压

  事实上,从目前那些老牌独立的在线票务业务设置上可以看出它们正在进行的转型努力。北京商报记者登录看购电影发现,除了影票业务外,看购电影还在尝试演出票务和电商导流,其中演出票覆盖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7个城市,涉及演唱会、音乐会、话剧歌剧、舞蹈芭蕾等演出形式。标注为“新”的蛋糕业务共显示46个品牌在列,其中37个品牌有产品在售,不过这家已成立九年的电影老兵并未进入易观智库今年一季度在线票务市场份额前15之列。

  原主打报刊订阅的蜘蛛网目前已将电影票业务置于报刊之前,同时还在运营衍生品、演出票业务,尽管如此今年一季度蜘蛛网在在线票务市场仅占比0.43%。除寻求衍生品、泛娱乐票务方向突破外,在线票务网站在C端遭遇巨头蚕食后,还在尝试向B端市场进击。

  对于这些迂回战术,黄国锋表示肯定,他建议:“小型在线票务网站不要盯着电影票厮杀,要做出差异化来,比如将主要面向三四线城市用户,与BAT和猫眼形成用户互补,或倾向于关注音乐会、歌剧等形式的高端用户,格瓦拉的案例就可以作为参考。”不过他同时直言,这样的转型肯定不容易,“以非电影演出票为例,虽然演出票和体育票等形式还没有大的公司出来,但是一些传统的线下演出票务公司对线上渠道是很抵制的,想要啃下这个骨头需要花大力气。”让人悲观的是,从那些资历较老的在线票务网站企业介绍中可以看出,这些电影老兵仍在强调自己当年商业模式的前瞻性。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派系和传统电影势力的交融仍将继续,业界普遍认为,未来互联网+电影产业将是两派势力复杂的竞合产物,以“快”为目的,两者身上的闪光点将越来越被对方重视,而在这一过程中,玩家被淘汰的压力也将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