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宜昌猇亭区搭建平台促发展自主创新立潮头

2016-12-01 13:52:10已围观次来源:虎亭区科技局编辑:夏雪

  作为宜昌正在加快建设的工业区、开发区、新城区,区委、区政府在深入分析猇亭发展的机遇要素、资源禀赋和职责使命的基础上,谋划确立了“1551”发展战略体系,即实现“一个总体目标”,明确“五个功能定位”,打造“五张品牌名片”,做实“一大功能平台”。截至2016年三季度(1-9月),猇亭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3.6亿元,可比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2亿元,同比增长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31.8%;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55家。

  2016年,在对辖区的27家高新企业调研和征求意见“全覆盖”的基础上,猇亭区科创局实施了一对一精准指导和全程介入,引导湖北双威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进行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 与此同时,积极申报高新技术产品,上半年申报的“0.2mm超薄光电玻璃”、“异径管件一次成型坡口机”等5个高新技术产品,并全数通过,全区高新技术产品达到54个。其中,由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经过工艺调整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开始批量生产0.2毫米超薄电子玻璃,刷新了“国内最薄玻璃”量产纪录。

  据统计,猇亭区三季度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1.76亿元,同比增长28.57%;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71亿元,同比增长11.6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50%,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真正实现了产值和增加值的双值齐升。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既是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需要、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时代要求。经全区大力实施创新平台提升工程,目前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今年将突破30家,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地方联合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省级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成立研发机构,并组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全区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和主体已突破40家,位居全市前列。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转化成生产成果,服务于百姓生活。为支持和引导辖区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猇亭区一方面深化产学研合作,仅今年就先后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2项,凌云公司与中国航空学会,辖区企业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院校签订产学研协议12项,国电众恒等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等合作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等7个项目,已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今年以来已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6项,新建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省级创新平台3家,省级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1家;36家企业与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累计投入成果转化项目资金7600万元,解决技术难题52个,采用新技术56项,申请企业专利103项,开发新产品43个,转化科技成果22项,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结合科技系统履职尽责工作的开展,我们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真正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涌现出了宜化、兴发、南玻硅、国电众恒、天鸿科技等一批优秀的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

  在今后的几年,猇亭区将继续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充分借力高企倍增计划,加大高企储备和申报,抓好已认定高企服务和扶持工作,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平台指导、服务和培训工作,帮助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发酵升级和规范化、常态化,进一步完善科技技术市场管理体系,促进区内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紧密联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着眼“十三五”,我们还将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主动作为,及时捕捉科技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五大产业创新链中大数据、云计算等电子信息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先进装备制造等新产业、新业态信息动态,加强相关衔接,进一步优化产业体系,为推动产业聚集、引进、集成应用和自主创新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