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专访第四范式戴文渊:AI时代BAT并非不可超越

2018-03-02 08:49:20已围观次来源:新浪科技编辑:夏雪

  3月2日凌晨消息,“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八届年会”于2018年2月27日-3月1日在黑龙江亚布力举行。第四范式创始人、CEO戴文渊在论坛期间接受了新浪科技专访,他认为目前AI领域的泡沫产生在产业落地上,无法将算法和技术商业化落地的AI创业企业将面临泡沫破裂。

  对于AI创业公司与BAT等巨头的竞争,他表示企业服务市场并非赢者通吃,同时在BAT在某些AI特定场景上的竞争能力其实并未那么强大。

  AI泡沫在落地侧 人才稀缺是难题

  在闭幕式的演讲中,戴文渊列举了AI在医疗诊断、金融反欺诈、个性化内容分发等领域对效率的提升,描述了AI在多个行业的应用前景。

  实际上,在资本的追捧之下,AI近几年也成了炙手可热的风口,但引来了业界对过度投资导致泡沫产生的担忧。

  “AI领域是否有泡沫?其实我们把AI在各行各业的价值发挥出来,绝对不可能有泡沫,甚至说我们现在所给AI的投资都是低估了整个技术的威力。”戴文渊表示,AI的泡沫在落地侧,AI企业在2017获得了政策红利和资本青睐。然而纵观整个产业,钻研前沿算法的多,关注产业落地的少。“2018年的AI行业将面临‘期中考试’,单凭AI算法或技术、没有商业化落地的企业,将无法适应于接下来的行业态势,可能会在今年看到泡沫的破灭。”

  不过戴文渊指出,产业落地的难点在于AI人才的稀缺。他引述一份AI人才分布报告称,这些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公司,人才薪酬的分布是一万到五万之间。“这个数据其实体现了人才一是比较少,二是也比较贵的。”而更为严峻的是,AI的领军人物可能只占从业者总数的1%,领军人物的薪水也可能是普通从业者的50倍,“说不定月薪50万都请不到一个领军人物,这是比较糟糕的事情。”

  降低AI门槛 让AI for everyone

  作为曾经的百度最年轻的高级科学家和华为诺亚方舟验室主任科学家,戴文渊向新浪科技表示离职创业的初衷就是要让AI应用到更多的行业。“我在百度凤巢广告上实践了自己的想法,再后来去诺亚方舟将想法实践到非互联网领域,而现在想让AI for everyone。”

  他的解决方案是开发出一套企业AI系统,这套系统集合了数据核心、算法核心和生产核心三大模块,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普通人成为AI的建立者与使用者。

  “让企业拥有AI能力并不是简单下载TensorFlow,安装之后你还是没有真正拥有AI能力。AI需要更加降低门槛,让普通人经过不是很长的时间就能理解AI是怎样产生、应用的。”戴文渊表示,在帮助企业构建AI系统之后,各个条线的业务人员都可以在上面产生AI的能力,这样企业才算真正的拥有AI能力。

  在第四范式日前发布的企业AI系统3.0中,戴文渊曾举了一个夸张的例子,“如果你要开发一些像头条、快手这样的个性化App的分发,在我们的平台上,我们公司有50%以上的行政能够干这个事情。”

  AI时代非赢者通吃 BAT并非不可超越

  今年1月,第四范式宣布获得了来自三大国有银行所属基金共同参与的战略投资。戴文渊表示,2018年也将是公司发力扩展市场的一年。

  “进入每个行业都需要典型的客户作为示范,过去三年第四范式还是在专注做头部客户,现在到了一定阶段,可以面对全国、面对整个市场去覆盖。”

  他向新浪科技透露,今年第四范式的员工人数会翻翻,客户的数量则要十倍的提升,今年相比去年的营收目标则是至少提升5-6倍。

  不过除了AI创业公司之外,拥有海量数据和强大技术能力的BAT等巨头也在AI领域加大投入。以百度为例,其也在将自身的AI能力向教育、金融、出行等领域输出,而身为初创公司的第四范式如何与之竞争?

  戴文渊认为,2B服务与以往互联网的2C不同,“企业服务市场是一个生态合作的市场,而不是赢者通吃。我们也不会在意是谁的竞争对手,只要我们在这个市场上是有价值的,就会有一个位置。”

  而在数据量上,他承认BAT拥有的数据量巨大,但如果从全社会的数据量来看,BAT的数据量可以忽略不计。而在特定的企业场景中,比如金融反欺诈,BAT拥有的数据实际上与客户的需求并不相关,“真正相关的数据其实大家差不多,最后比拼的是面对这个场景的技术能力,而我们的技术并不输BAT。”(张俊)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oLi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ab").getElementsByTagName("li"); var oU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s-main").getElementsByTagName("div"); for(var i = 0; i < oLi.length; i++) { oLi[i].index = i; oLi[i].onmouseover = function () { for(var n = 0; n < oLi.length; n++) oLi[n].className=""; this.className = "cur"; for(var n = 0; n < oUl.length; n++) oUl[n].style.display = "none"; oUl[this.index].style.display = "bloc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