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智能引领智变 传统家电业集聚转型新动力

2016-09-12 09:20:56已围观次来源:新华网编辑:夏雪

  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凌纪伟)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家电行业的应对之策是从“智能”入手,实现用户、市场和企业的整体升级。

  新技术层出不穷,新需求与日俱增,传统行业转型可谓正当其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引下,家电行业践行的方式最为直接,体现在产品更智能,“机器换人”取代劳动密集型制造,在数字化驱动下探索服务模式创新。

  践行“供给侧”改革 智能带来新动能

  家电行业的一大优势就是与用户需求最为贴近,为满足新需求,家电业很快开启了一场自我革新。

  近几年,产能过剩和结构低端化成为家电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专家表示,当前家电市场有效供给不足,从生产端入手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但能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变化,也符合眼下大型家电企业正在实施的转型升级战略。

  对从2013年就启动智能化转型的长虹来说,智能已经成为这家老牌家电企业的DNA。白电巨头美的有30多个智能家电品类,基本涵盖了除黑电外的所有电器设备。海尔近日启动行业内首个智能家电节,以整套智能家电为基石,打响智能家电普及战。

  今年4月,GFK联合天猫电器城发布的报告显示,在过去三年,智能家电的成交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近300%,2015年线上销售智能家电规模约为2012年的38倍。这意味着智能家电已经不再是概念、方向和趋势,而是实打实的商业机会和消费需求。

  国内主要上市家电企业2016上半年业绩报告也印证了上述观点。各企业在报告中均着重强调,自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对业绩提升做出了贡献。这也反映出家电行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从“制造”到“智造” 家电业身先士卒

  融合数字化、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智能制造,是家电业乃至制造业未来的制高点。《中国制造2025》及“互联网+”在家电业率先落地,家电巨头正推动从“制造”向“智造”升级。

  今年4月30日,长虹整合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研、产、销全产业链资源和能力,成立了四川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迈出了长虹智能转型坚实的一步。从2011年转型开始,美的就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并在行业内首次提出“双智战略”。如果说美的智造的关键词是“智能”,海尔的关键词就是“互联”。海尔互联工厂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实现大规模定制,即通过制定标准整合模块化资源,搭建定制平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曾有“技术含量低、品牌附加值低”的负面评价。然而,近几年家电企业将着力点放在如何打造“中国智造”的新优势上,走出了一条市场、消费者双赢之路。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家电巨头的利润增长,表明智能制造相比单纯依靠扩大产能、规模的增长模式更有持续盈利的能力。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在清理低端、落后产能的同时,增强优质产品的供给,从而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反过来看,领先的智能制造模式为智能家电的全面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从而为加速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智能”引领企业服务模式“智变”

  智能化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和制造升级,智能为企业和用户之间搭建起连接桥梁,智能背后的价值是数据化运营和服务模式创新。

  海尔互联工厂通过“智能交互制造平台”前联研发、后联用户,进而打通整个生态价值链,实现用户、产品、机器、生产线之间的实时互联。海尔还成立了智能研究院,打造面向离散制造业输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开放平台,将孵化互联网工业的人才和模式,向整个行业输出海尔式创新。

  正式走向市场后的长虹智能制造公司,正在致力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商。“人力成本增长、技术创新、制造管理能力提升和智能转型的需要,中小企业对智能制造改造的需求非常旺盛。我们在智能制造‘软硬件’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有信心服务更多行业、更多企业。”长虹相关人士说,此前以“花钱”为主的长虹工程技术中心,有望成为长虹又一新的利润增长点。

  美的有关人士也表示,通过双智战略要实现从传统家电企业逐渐向服务型的智能硬件公司转型,从之前单纯的生产制造向智能制造、服务生态和用户运营转型。

  8月,工信部正式印发《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将在家电业推进智能制造,加快智能制造软硬件产品应用与产业化。同期,中国家电研究院发布我国首个智能家电标准——《房间空气调节器智能指数认证》。标准政策护航,必将进一步拓宽智能家电发展空间。

  要制造出大批消费者愿意购买、乐于接受的产品,就必须针对用户需求扩大有效供给,智能化无疑为家电业产品升级、结构调整和制造升级提供了新风口。站在这一风口下,家电厂商只要继续以用户需求及技术创新为核心,就能为行业实现新增长培育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