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海尔集团:质量标准用户定义

2016-11-29 11:50:41已围观次来源:新华网青岛编辑:夏雪

  (记者 何中然) 创业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是享誉全球的中国家电品牌,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转变,在互联网时代,海尔正在将自己打造成一家互联网企业。近日,记者跟随国家质检总局“走质检、进企业、看质量”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海尔集团,近距离接触这家不断转型创新的企业,见证海尔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打造基于用户价值交互的共创共赢生态圈。

  2013年海尔集团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新华网 何中然 摄

  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1985年,时任海尔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的张瑞敏做了一件事,让质量从此成为海尔的名片。

  当时由于生产意识和设备都相对落后,工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一次质量检查时,张瑞敏发现库存不多的电冰箱中有76台不合格,为了唤醒员工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张瑞敏决定将这76台冰箱全部砸毁,而“砸冰箱”事件成为海尔历史上强化质量观念的警钟。

  1986年,由于产品质量过关,海尔冰箱在北京、天津、沈阳三大城市一炮打响,市场出现抢购现象。1988年,海尔冰箱在全国冰箱评比中,以最高分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枚质量金牌,从此奠定了海尔冰箱在中国电冰箱行业的领头地位。

  张瑞敏说,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不断转型的探索之路

  作为最早探索智能制造转型的企业之一,早在工业4.0提出之前,海尔在生产制造方的探索就已经开始。

  从2011年开始,海尔便谋划建设数字化互联工厂,通过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颠覆与升级,以满足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为中心,打造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互联工厂体系,使整个制造过程实现高度的柔性,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据介绍,海尔互联工厂已经完成了由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变,并将用户、研发资源、供应商和创客整合到一个共创共赢生态圈中。目前海尔已建成了八大互联工厂,能够为行业在前端生产制造环节提供先进样本支持。

  2016年9月,海尔集团牵头,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信通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了全球家电业首个智能制造创新战略联盟,打造家电业智能制造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全球一流资源共创共赢的生态圈。

  走向全球的家电巨头

  上世纪90年代末,海尔集团进入“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开始全力进军海外市场。

  海尔海外市场发展始终坚持“创牌“战略,以自有品牌出口,意味着企业对海外用户在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售后服务等多个角度都提出了最高标准的承诺。

  据青岛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9年青岛检验检疫局与海尔集团正式建立“检企对话”机制以来,双方联动,推动企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在青岛检验检疫局的帮扶下,2013年海尔集团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2015年,海尔集团等3家企业获得国家质检总局评选的第一批“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称号,为提升海尔品牌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2011年,海尔收购日本三洋白色家电;2012年,海尔并购新西兰斐雪派克电器公司;2016年,海尔收购通用电气家电公司,标志着具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家电标志性品牌GE家电正式成为海尔的一员。海尔的全球化步伐正在不断坚实的迈进。

  全球家电市场已进入互联网发展时代,用户需求个性化发展,信息呈现碎片化趋势。在时代转型背景下,海尔正在以质量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向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