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表情“进化论”:从虚拟社交走进现实
创作者正在绘制“制冷少女”表情。 受访者供图
11月初,伴随着微信又一版本的更新,朋友圈被“【嘿哈】”“【机智】”等九款emoji小黄脸新表情(起源于日本的视觉情感符号,后被计算机Unicode编码采纳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交领域,“小黄脸”为其中代表。——记者注)刷屏。“新的emoji表情特别能get到我的点!”“太可爱了,又能省好多字!”……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好奇与惊喜。
Emoji表情社交靠谱吗?
自2003版QQ把这套黄色小圆脸带入我们的生活,它几乎成为互联网世界又一“共同语言”。越来越多的网民已经习惯用表情代替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首选。
据腾讯2015年发布的《中国网民表情报告》,2014年QQ全年表情发送量就超过了5338亿次,超过90%的网民在聊天时使用过表情;经典表情“笑着哭”甚至入选《牛津词典》官方博客公布的2015年年度词汇。Emoji表情符号在更新扩容中不断纳入各种日常物件,以尽可能满足不同行业人员交际需要。表情大幅度占据线上沟通内容,引发不少媒体的关注与好奇。
今年7月,自媒体“新世相”发起了一个“24小时内,不使用任何表情符号来度过一天”的实验,吸引了5000多人留言参加。然而,超过 30% 的人因“不习惯”而失败,一半以上的成功者也承认自己在体验中,不得不采用各种方法化解缺乏表情包带来的“尴尬”。
“仕图”公号创始人汤涌在社交网络上展开了为期10天的文字静默实验。他发现,面对老板时,多数情况下回复“【赞】”“【OK】”足以应付,但缺乏文字辅助,向老板交代工作等复杂沟通就变得十分困难……他最后写下总结《微博文盲存活指南》:熟人间通过表情就能完成情感交流,节约时间;但在生人圈中表达复杂情感,如果只用表情,很可能会憋死人。
“表情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中国有创意的人比想象的要多,但现在可供选择的表情还是太少了。”汤涌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我们需要创作新的表情,便于更多场合的沟通表达。”现在,他的团队加入了卡通形象表情制作的行列。
漫画表情:辅助复杂化情感表达
为了满足社交方式的迭代发展和表情达意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自定义表情应运而生。兔斯基、悠嘻猴、暴走漫画……一大批的漫画形象IP(即“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此处指创作者对其笔下形象及其形象衍生产品所享有的财产权利。——记者注)不断以具象化的视觉体验丰富着人际沟通方式。
“秋裤猫”漫画的作者“不觉晓晓”,从2015年冬天开始,已经习惯了每天在家工作到深夜,为笔下的“折耳猫”形象勾勒出各种表情,她坦言:面对生人,表情更能打破尴尬的氛围,人们从表情偏向更易揣摩出对方的性格。
无论是调皮可爱的“炮炮兵”,自诩性感妩媚的“小幺鸡”,还是浮夸疯癫的“嗷大喵”……这些诞生于生活、带有作家鲜明个性的表情IP都在不同场景需求中更新换代,深受互联网流行文化影响。相对于emoji系列表现的冷静与实用性,更多的国内漫画家把表情视为辅助东方人情感表达的重要介质。
近日出炉的《中国网民的信息生产及情感价值结构演变报告(2012—2016)》显示,在选择表情呈现情感上,“70后”到“00后”间各年龄段用户都有侧重,女性比男性更热衷用表情符号表达情感,北方用户相对南方用户表达更加委婉。
签约了“长草颜团子”“制冷少女”“小僵尸”等多个漫画表情作者的十二栋文化首席运营官徐英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亚洲人更含蓄,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表情包可以弥补语言沟通的感情缺憾,使聊天更愉快。”
在粉丝效应影响下,表情创作逐渐呈现出“从个人单一创作,发展到地区工作室整合包装,推出漫画故事书等衍生产品”的趋势,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平台上实现表情的多渠道价值已成为潮流。
表情IP:从线上社交走进现实
“怎么这周的小和尚故事还没有更新?”因作者出差,原定于每周日晚更新的《给我来个小和尚》漫画在某个周日晚停止更新一期,让许多粉丝们在作者的微博下留言表示遗憾。随着故事的演进,漫画同名的微信表情已经诞生了两个系列,收到了近3万人的“打赏”。
“打赏”是微信在2015年针对表情原创设计师开放的平台,一旦作品被采纳,设计师便可以通过这一功能获得用户为表情所支付的费用。表情在带动流量上的商业价值,已经得到了QQ、微信、微博、搜狗输入法等平台的重视。而从线上虚拟世界走进线下生活的表情包们,也难免让作者们时常陷入发展困境。
“目前表情下载基本都是免费,一个成熟的动漫IP能带来的收入主要源于授权和衍生品,表情的收入相比之下太微薄。”“不觉晓晓”表示。此前,一位暴走动漫的离职员工也曾在知乎爆料:虽然该IP获得的流量可观,但公司营收极为有限。据了解,国内还有许多类似的工作室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据今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5年中国社交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社交网站用户的商业化参与度在40%~50%之间,其中付费表情业务在微博、陌陌等社交软件中的使用排名靠前,相较往年,中国网民付费意愿有所提升,而表情在社交场景的应用还需要基于各自的目标群体,以差异化的形象寻找更多更细化的盈利方式击中用户痛点,培养用户付费习惯。
“表情在中国发展成付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一定是必然趋势。”许多从业人员认为,表情要长足发展,除了打造差异化的故事内容,还需要通过合理的开发、运营、商业合作和版权维护,不断为表情“增值”。
图文推荐
- 全国未成年网民1.75亿,三成小网民学龄前就上网
移动互联2020-05-13
- 发展STEAM教育成大国共识 索尼KOOV携手青少年编程未来
移动互联2019-05-27
- 「美城科普」2019年全国科技周“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智能健康筛查进社区创新科普行活动
移动互联2019-05-24
- 获客宝:签约北菜云 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 打造小程序一体化营销方案
移动互联2019-05-22
- 万司股份在2019云物大会上荣获中国云计算最佳服务奖
移动互联2019-05-17
- 亚信田溯宁:5G时代计费模式要从流量走向价值
移动互联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