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难题待解 共享汽车能否站上风口?

2017-11-16 08:30:16已围观次来源:新京报编辑:夏雪

  无人驾驶版共享汽车来了?没错,11月13日晚间,力帆股份的一则公告再次将共享汽车拉回人们的视线:力帆乘用车将与百度、重庆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展开战略合作,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在共享汽车领域的落地。

  近期,共享汽车又刮起一阵投资风。共享汽车运营企业EZZY宣布解散的阴霾尚未完全消散,但这丝毫不影响企业和资本对共享汽车的热情:在行业内摸爬很久的共享汽车企业途歌、宝驾出行等不断更新换代继续经营;出行巨头滴滴、摩拜单车也摩拳擦掌,快速切入共享汽车项目,美团点评也被爆出正在招兵买马,有意入局共享汽车。

  在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电单车等领域陆续有企业倒闭或停运的背景下,共享汽车在出行领域一枝独秀,不仅迎来了多家新企业入局,资本对其态度也有了转变,未来,这个之前不被看好的共享经济领域很可能成为一块新的竞争热土。

  月内多家企业入局,共享汽车仍有潜力

  近期,除了百度、力帆进军共享汽车,这个领域也吸引其他行业巨头的入局。

  11月3日,摩拜单车与贵州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新特电动汽车签约,将在共享汽车领域展开合作;11月8日,永安行与北汽新能源签署原则性协议,共同致力于共享汽车产业的推广和发展。美团点评也于近日被爆正在招聘分时租赁共享汽车iOS算法工程师和资深Java研发工程师,或有意入局共享汽车。

  一时间,共享汽车市场仿佛坐上了风口,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共享汽车领域具有很大潜力。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今年北汽计划将新能源车推广至更多的消费者,共享新能源车的市场不会次于共享单车。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共享汽车领域有近40家企业。共享汽车目前有多种运营模式,大部分企业都是自身拥有车辆,属重资产运营。据易观数据,2017年6月,在汽车分时租赁TOP10榜单中,Gofun出行以51.31万人的月活用户规模位居榜首,EVCARD、盼达用车分别以48.51万人、41.26万人的月活用户规模位列榜单第二、第三位。这三家平台也分属首汽、上汽、力帆旗下。

  这个重资产的领域确实不是一般企业可以随便进入的。一位车企背景的共享汽车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是做车辆运营的,单纯互联网公司玩单车还行,共享汽车他们玩不转。”

  除此之外,共享汽车领域还有一种以宝驾出行为代表的轻资产、平台型的服务集合平台。宝驾出行CEO李如彬向记者介绍,宝驾出行自身并不在市场上投放车辆,而是利用互联网为共享汽车搭建出行平台,平台从每一笔成交的订单里面收取一定的技术服务费。此模式类似于淘宝、携程。

  行业还在烧钱,尚无企业盈利

  共享汽车的盈利模式依然是“押金+消费”。目前市场上共享汽车企业的押金标准普遍在1500元以上,而用车收费则按里程或加用车时长计算。目前各家企业的收费标准差别较大,这主要与车型有关,多数企业都是以每公里1.2元起。Gofun出行主要以普通新能源汽车为主,费用相对低些。

  一位经常使用共享汽车的用户李先生给记者展示了途歌smart fortwo车型的用车记录,里程14.8公里,耗时34分钟,消费49元;里程34.6公里,耗时64分钟,消费81元。

  以此看来,共享汽车的客单收入也不低,那么,共享汽车实现盈利难吗?EZZY创始人付强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平均客单价10元来计算,如果一辆汽车一天可以被使用10次,这辆车一天的收入是100元,一个月是3000块钱。但是一辆车一个月的停车费就是1500元,再算上营运成本,共享汽车盈利还有很长的路。

  宝驾出行CEO李如彬介绍,宝驾的商业模式是从每一笔成交的订单里面收取一定的技术服务费,订单量越大越容易盈利,类似的平台型模式盈利往往需要多年的时间。

  “我们目前还没有盈利,但在一些城市实现了收支平衡。”上述车企背景共享汽车企业负责人说。

  今年3月宣布停止运营的友友用车联合创始人李宇曾表示,“一个月亏损高达200万元,太吃力了。”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个行业还在烧钱推广的阶段,还没有一家公司盈利。盈利模式是有的,但整体盈利应该在几年以后。一家共享汽车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像我们运营的话,除了押金也就是看里程消费,基本的消费模式和共享单车差不多,参照共享单车模式,用户的消费习惯培养起来了,用车频率提高了,就能慢慢盈利。”

  资本寄望用户形成消费习惯

  虽为共享经济的一分子,但共享汽车却没有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那样一出生就被资本热捧的好运,它的风来得有点晚。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共享汽车领域的融资只有14起。科技驱动创投数据分析认为,超过一半的企业都处于A轮以前的融资阶段,且数量较少。

  近日,美团点评被传出将进军共享汽车领域,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对此持支持态度,她透露,“(美团CEO)王兴跟我讲的时候,我觉得是好主意。当时也有投资人反对,担心打不过滴滴,担心烧钱太多。”在徐新看来,用户有无需求,市场的痛点是否足够大才是考虑的重点。

  11月13日,一位投资共享汽车的投资人向记者介绍,“我们在选择投资企业的时候不会去找业务单一的企业,因为单一业务的市场发展空间比较小,我们投资共享汽车领域更多是考虑在企业原有的项目中再延展布局,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链。”她向记者表示,资本对于共享汽车领域观察比较久了,目前也只会关注头部几家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未来这个行业也肯定有小企业陆续出局。

  对于共享汽车的前景,该投资人表示,“我们不希望这个行业现在就出现独角兽,希望更多企业入局,让更多用户关注,当消费成为一种习惯了,不文明、不规范的用车行为得以教育,行业会更加健康发展。”

  另一位创投机构的人士认为,0-3公里有共享单车,3-10公里有共享电单车,30公里以内被网约车切走,80公里以上由长途租赁汽车分割。30-80公里的市场可能就由共享汽车来消化。“已经下注的在持续加注,没有下注的在持续观望。目前这个环境,这么强的需求是否能撑起这个市场还不太好说,但长远来看,它是可以实现的。”

  独立互联网分析师唐欣认为,目前还是处于资本试水阶段,明年会继续洗牌,整体规模应该有缓慢增长。

  停车问题待解,用户体验须提升

  2011年,共享汽车在中国出现,经历6年多时间,各运营企业不断探索,打磨商业模型。加之乘着“共享经济”的大潮,共享汽车市场接受程度逐渐提高。

  今年2月份就开始使用共享汽车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一天内要去多个地点办事,共享汽车比较方便,“费用和出租车差不多,而且可以自己掌握线路和时间。”

  滴滴出行程维多次表示,发展共享汽车,大家按需使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不必拥有。汽车白天在城市里面服务,晚上统一停到郊区去充电。“希望滴滴能够推动共享汽车,促使汽车总量减少的同时使用率提升。”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汽车分时租赁市场规模达4.3亿元。预计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92.8亿元。

  不过,共享汽车行业要真正起飞,还有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停车问题和用户体验。

  “有些停车场不接受共享汽车停留。共享汽车的卫星定位精准度也不够,有一次APP显示车辆在一条街道的东南角,实际上车停在西北角,我找了好几圈没找到。”用户李先生对记者说。

  科技驱动创投分析也认为,除了汽车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市场尚未形成较为浓厚的租车文化氛围等原因,停车等条件也限制了共享汽车的发展。

  11月14日,一位体验过多个共享汽车平台的林女士向记者表示:“途歌布点多最方便,但车里比较脏,经常没有玻璃水,还经常遇到没油的情况,APP只显示哪里有车,却没有显示汽油量,只要打开车就计算里程扣费。”(记者 陈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