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报 全球最新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美团打车大战滴滴,我们的出行体验会变好么?

2018-03-30 07:08:28已围观次来源:凤凰网科技编辑:夏雪

  美团和滴滴,原本泾渭分明的两家独角兽公司,在2018年伊始掀起了一场大战,主战场在滴滴的出行领域。美团为何而来?滴滴如何防守?这场大战能否带给司机和乘客更好的体验?

  王兴曾说滴滴是个垃圾?

  2010年,美团被王兴一手创立,并在三年间从“千团大战”、“百团大战”中杀出重围,坐稳了团购网站的头把交椅,随后成长为一个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平台。就在同一时期,王兴结识了在阿里巴巴供职的程维,并经常性的小聚,经天纬地的“胡侃”。

  2012年冬,北京马可波罗酒店,王兴和程维一起等车。一辆出租车停在了门口,司机探出头,“哪位约的车?”程维摆摆手,得意地看向身旁的王兴。就在刚刚结束的饭局上,程维向王兴展示自己的作品“嘀嘀打车”,不料王兴只看了一眼,立刻浇下一盆冷水,“这个产品注册流程设计的太垃圾,你看看现在的互联网产品,哪里还有需要注册的。”

  同年,不信邪的程维告别了供职八年的阿里巴巴创立了滴滴。这款被王兴视为“垃圾”的产品,其实是外包公司找一位山东的中专老师带着学生鼓捣出来的。也正因如此,早期的滴滴长时间陷入僵局。直到原百度技术牛人张博加入,并用了近一年时间重新研发打磨产品,滴滴这才实现了蜕变。

  四年时间,滴滴已被打造成了国内最大的出行平台。2016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之前的那次对话被程维旧事重提。王兴表示,他已经记忆模糊了,“我不习惯用垃圾两个字,当时说用户体验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程维笑笑,“其实我也觉得那个设计挺垃圾的。”

  2017年2月14日,程维和王兴再次相约一同吃饭。程维回忆,“我当时并不知道王兴在做打车,王兴也只字未提,吃完饭看了新闻才知道。”这一天,王兴醒悟了,美团打车产品上线。2017年4月,南京的美团用户在打开APP后惊讶地发现了“打车”二字。

  2018年3月23日,《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发布。数据显示,滴滴和美团分别以56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估值,位居中国科技独角兽榜单的第二位和第五位。曾被王兴称为“垃圾”的滴滴后来居上,6年时间进行了6轮大规模融资,市值已达到了美团估值的近2倍。当年王兴口中的“垃圾”如今已成为了主导中国人日常出行的业界翘楚。此时的王兴拿起了南京美团打车试点一年的成绩单。既然已经占领了20%的市场,王兴决定搞出一些大事情。

  美团为何挑起打车大战?

  外卖、电影、旅游、酒店……随便问一个中国人知不知道美团,可能都会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但是如果追问一句,美团到底是什么公司?可能每个人的答案就都不一样了。即使你让王兴亲自给出个标准答案,他可能也会陷入一阵沉思。

  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在疯狂地扩展业务版图,想要吃下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但是那些成功的公司有一个共性,就是在他们的扩张过程中,始终有一条主线,有发展的重点和长期规划。王兴不断拓宽自身业务的同时,专攻一门的对手们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头来,日益强大。一直声称要“进阶成为社会型企业”的美团,其业务生长却少了一个支点。美团不能有效整合资源、转化用户、提高利润率的问题,时刻困扰着王兴。

  从上图可以看出,美团的每一个业务,几乎都存在着多家资金实力雄厚和经验丰富的竞争对手。其中不乏阿里系和同为腾讯系的“不差钱”们。王兴本想一家独大,却没想到在行业中面临着如此严峻的挑战。易观咨询1月19日发布的《2017年本地生活服务行业O2O全年报告》显示,2017全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O2O整体市场规模达9992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71.5%,逼近万亿大关。其中,阿里旗下的口碑2017全年GMV为4200亿元,位列行业第一。美团点评以3600亿元的GMV位列行业第二。以日交易笔数排名,口碑的日交易笔数突破3000万笔,超过了美团点评的2400万笔。

  经营多年的核心业务被上线仅两年的口碑超越。王兴刚准备奋起还击,美团的外卖业务却又陷入了商家集体投诉、被曝刷单的负面风暴。去年下半年,不少商家集体投诉美团强迫其签独家协议,否则就封店。在郑州,就有数十名店主集体到工商局申诉。还有美团员工爆料,在多个城市,美团的城市经理都在通过虚假门店的方式刷业绩。

  从盈利能力来看,外卖本就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实现盈亏平衡的市场。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莆中在采访中透露,美团外卖年交易额已达到1710亿元,可还无法通过规模化来盈利,预计距离盈利仍有一到两年的时间。美团近期也在逐步减少用户补贴金额,红包补贴从早期的最低3~4元,变成了现在的0.5元左右。

  美团今天的估值已经不低了,仅依靠团购和外卖已很难支撑起这300亿美元的估值。面对核心业务带来的压力,王兴终于忍不住出手了。

  按照王兴的想法,美团布局打车“是基于美团点评平台上的用户需求。打车业务除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出行选择,还可在为用户提供‘吃喝玩乐’服务的同时,一体化解决‘行’的问题”。美团投资人、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也指出,出行是美团最适合做的新业务,美团点评的2.5 亿日活用户中,30%都有出行需求。

  目前滴滴已是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但据程维透露,全中国每天有11亿次出行,滴滴只渗透了中国出行市场的2%。按这个逻辑推演,已经掌握了海量用户行为数据的美团,可以规划用户一整天的出游安排,比如一键预定“打车—景区—餐厅—电影—酒店”。这都是美团跨界进入出行市场的重要决策依据。目前,南京用户在美团搜索本地餐饮商户信息时,可以直接通过商家主页面的“打车”入口,跳转到打车服务,无需手动输入起始地址。

  3月21日美团打车宣布正式登陆上海,同时还宣称已经拿到了杭州网约车资质。从美团透露出的信息,北京、成都开城也指日可待。当日,北京的美团司机注册量陡增。美团也顺势喊出了“满20万人就开站,前5万名司机注册零抽成”的诱人口号。

  3月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上,美团点评CEO王兴透露,美团打车业务已经在所进入的城市拿到了1/3市场份额。王兴将美团打车交予负责外卖事业部的高级副总裁、美团元老王慧文负责,足见打车在美团新业务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滴滴的困境和挑战

  不得不说,王兴这次“猛然惊醒”的很是时候。当年他口中的“垃圾”,也在悄然间变成了乘客和司机口中那个“糟糕”的软件。

  程维在王兴入局打车之时曾说:“在网约车市场,专车的壁垒在于服务,快车的壁垒在于交易市场设计和技术能力,它是一个包括了技术、资本、效率、营销、品牌、政策等的全方位的竞争。”滴滴通过行车路线积累了大量数据和根据这些数据快速做出运营决策的能力,在线上派单、拼车运营效率、密度等方面,都能预测需求并及时做出调整。过去几年,滴滴凭借这一套完备的体系曾数次打败对手”。言下之意,这次“干翻”王兴,自然也不在话下。

  然而,这次程维失算了。美团打车在上海上线一周后,把成绩放了出来。数据显示,美团已经抢占了滴滴35%的市场份额。滴滴见势不妙,和美团的高管间展开了频繁互怼,欲通过对其制造负面舆论来扭转颓势。先是滴滴区域运营高级总监孙枢发文,指责美团打车补贴畸高危害行业,而后美团点评高级总监李洋也在朋友圈称,滴滴不要对自己在上海无照经营避而不谈。据了解,滴滴出行目前确实还在上海申请网约车牌照阶段(如下图)。

  这次在上海,程维到底输在了哪里,又为什么会“输”的这么惨?追根溯源,是滴滴自身问题重重,司机、乘客对滴滴积怨已久所致。美团上线仅三天,就分别拿到15万、20万和30万单,有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相当于打掉了滴滴35%的份额。但程维在上海的“输”,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体现在错误的应对措施上。滴滴自美团登录上海开始,便以短信进行密集轰炸,向用户发送优惠信息,已经形成骚扰,颇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如此种种,无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对滴滴的不满情绪都在这一刻集中爆发了。

  程维或许是高估了滴滴的“预测和调整能力”。面对这样一场早有端倪的战争(美团在南京测试、上线已经时发出挑战书),短短几天,滴滴在“上海攻防战”中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Zoe是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自3月21日开始美团打车上线开始,果断投向了后者的怀抱。可能有人会说,用户都没有忠诚度,美团补贴,乘客就贪图那点小便宜。不排除这种心理,但是Zoe绝对不是。他前两天刚刚索取了2017年下半年使用滴滴打车的发票,将近2万元。也就是说他几乎每天用滴滴打车上下班,时间、线路固定。他也不属于价格敏感性用户,他说“我真正选择不用滴滴的原因恰恰不是因为价格,而是不满意滴滴的‘糟糕’。”

  用户对滴滴的不满,刚开始集中在打不到车,后来平台推出优享,就是加价可以快速叫到车。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Zoe现身说法,有几次,他先用常规打车功能,半个小时都叫不到车,果断选择优享,10分钟车就到跟前了。然后他就跟司机吐槽之前打不到车的事儿。司机却说,真是扯淡!我在附近转悠半天了,系统都没给我派单。

  其实这些问题早就被用户怼过,但是滴滴官方每次都是从用车高峰、供需动态变化的角度回应。大家即使怀疑滴滴平台为了收入,有意逼迫用户加价,也没有证据。但这是一道无解的题,只要滴滴自己不披露相关运营策略,这一质疑永远无法证实,而同样的,也很难证伪。

  这套机制的实质,就是滴滴作为平台,掌握了流量分发大权。尽管我们不怀疑智能派单的设计初衷,尽量让每个用户都能打上车,但也不得不指出,其风险在于,在某些压力下,比如业绩、竞争等等,平台随时可以改变流量分配机制,价高者得。平台派单,本是为了公平,最终却走向了不公平。不只滴滴,所有中心化的掌握流量分发的平台,都是如此。

  不满的不仅是乘客,还有司机。即使价高者得,作为供方的司机也得不到多少好处。抽成比例越来越高,名义上是20%左右,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抽成比例甚至达到40%。司机告诉Zoe,他用常规功能打车,总计60元左右,司机到手也就30多块钱,而用优享,要将近90块钱,司机也只能到手40多块钱,而优享的用户肯定少于一般打车用户。

  很少见到做平台的互联网公司,两边都得罪的。即使淘宝,商家运营成本不断提高,引发不满,但是最起码用户还是可以买到便宜货。这也就不难理解,去年很多司机开始积极推荐嘀嗒拼车,今年上海的司机建议乘客用美团打车。当然有补贴的诱惑,而最终让司机、乘客的倒戈的还是对平台形成的长期不满,当美团打车等新平台出现时,加上前期的补贴等手段,会轻而易举地完成用户迁移。

  滴滴的这套玩法其实并不新鲜,它的日渐“垃圾”也无关道德低下,仅是由商业模式决定的而已。先烧钱抢市场,形成垄断,然后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当你出行只能选择这个司机数量最多的平台时,你就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而滴滴的派单策略,又为其提供了灵活的变现手段,成为商业模式中关键的一环。

  程维早期烧的钱,总得找补回来,给股东一个交代。同时,即使滴滴成为了独角兽,程维依然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消息称,滴滴正在筹划IPO,此前的种种或许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同样意图IPO的美团当了滴滴的拦路虎,王兴和程维正面对决,两大独角兽的这场厮杀,注定将是一场惨烈的资本战。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李易安)

  注:资料整合自虎嗅网、钛媒体、36氪、界面、新京报等媒体